隆兴寺可谓集宋、明、清建筑艺术与灿烂的佛教文化艺术于一体。而佛教文化在建筑中最直观的体现则为佛教雕塑和佛教壁画,其中佛教壁画更是以或浪漫、或写实、或恢弘、或飘逸的图像,向芸芸众生展示佛法的魅力。
隆兴寺的佛教壁画主要集中在建于北宋的摩尼殿中,它位于寺院中轴线的核心位置,是我国现存位于唯一一座具有四出抱厦(主殿身的附属建筑)的宋代建筑,梁思成先生惊呼其“只在宋画里见过”。整个摩尼殿内现存壁画总面积多达387m2(原壁画总面积约528m2,由于墙体坍塌及墙皮空鼓脱落等原因,部分壁画已缺失),据推测,壁画最早绘制于北宋时期,即同主体建造时期一致,但经历漫长的历史长河洗礼后,北宋时期所存壁画几乎已不见踪迹,现存壁画大多绘制于明代,少数为清代补绘。
整个摩尼殿檐墙及扇面墙上绘满了壁画,而且均为整体绘制,场面恢弘壮大,宛若置身佛国世界。进行如此磅礴的布局和人物设计,一是要遵守佛家法度,同时也要获得艺术美感上的韵律,如果没有对建筑空间布局的缜密思考和匠心设计,是无法实现如此创举的。她的布局精妙体现在:
1.摩尼殿的平面是特殊的十字型布局,古代画匠将描绘二十四尊天的壁画版块设计于四出抱厦的八片墙壁上,同时做到均衡分配,每片墙面既是具有内在独立性的画作,组合起来又是紧密关联的。
2.东、西扇面墙外壁面积比较开阔,分别对着着主殿的东门和西门,因此在上述墙面分别排布了西方净土变和东方琉璃变,与佛教中东、西方世界的位置关系相对应,同时巧妙的利用了早晨和傍晚时分的太阳光线,让礼佛者能够看清壁画的内容,增加壁画的震撼效果。而东、西扇面墙内壁分绘的十二圆觉菩萨和八大菩萨像则是由清代补绘。
3.针对大殿檐墙壁画设计,画匠布局了篇幅最长的“佛传故事”题材,按照《释氏源流》中佛祖释迦牟尼的一生,采用“分幅兼通景”(类似于现代的连环画)的设计,排布了50多个关系佛祖一生的重大事件,每个事件节点为一副壁画,多幅相互连结,形成波澜壮阔的巨制,让瞻仰者能够较为全面的了解佛祖的一生,整个壁画布局紧凑同时又不拥塞,画幅之间没有设计隔断线,而是用山川、云气以及树木来做壁画内容的过渡,显得特别自然生动,从整体来看为一副完整的壁画,但如果细看又是描绘不同的场景,显示了画匠扎实精妙的画幅布局掌控力。
先给大家分享檐墙壁画的内容,壁画讲述的是佛祖释迦牟尼的一生,称为“释式源流”。前文提到,墙壁采用连环画的形式来将佛祖的生平向观众娓娓道来。壁画的故事始于北檐墙东壁,但极为可惜的是,此墙段和南檐墙西壁的内容已缺失,实属憾事。
东墙北段(对应编号2)的故事序列从北向南分别是——“太子睹农”、“诸王挣力”、“九层铁鼓”、“宫廷纳妃”、“五欲娱乐”、“梵王得梦”、“路遇老人”、“道见病卧”、“得遇沙门”。
太子睹农——描绘从前养尊处优的太子释迦牟尼在王室贵族陪同下,骑着骏马到郊野观察耕作,见到了农夫辛勤的牵牛耕田,地里的虫子随着耕土而出,但被鸟啄食,太子看到此情此景泛起慈悲之心,哀叹人世间竟有此般痛苦,内心觉得甚为悲凉。从壁画的风格我们可以看到,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漫长的发展,对佛教传说的描绘逐渐的以本土世俗化的场景来展现,服饰以然以汉服为主,且更加写实更加具有生活气息。
▲
(太子睹农)
诸王挣力、九层铁鼓——壁画描绘的内容是净饭王(净饭王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国王,我们的主人公佛陀的父亲)为了考验释迦族童子的武艺水平,策划了一场弓箭射铁鼓的比赛,在竞赛中提婆达多仅射穿三鼓,而我们的释迦牟尼太子竟一箭射穿了九层铁鼓,箭落地处形成一个井,称为箭井。
▲
(诸王挣力)
▲
(九层铁鼓)
宫廷纳妃——净饭王为太子释迦牟尼选中婆罗门人摩呵那摩的女儿耶输陀罗做太子妃,太子妃面容端庄,贤能慧徳,堪称典范。成婚以后,净饭王还为太子配备了众多宫女以服侍太子,并安排乐队彻夜在宫中演奏,营造世俗的欢愉,用这种方式来了断太子出家的念想。可以看到,壁画中的建筑完全是中式的重檐庑殿顶建筑,它位于较高的台基之上,檐柱尤其粗壮,另外屋顶的翼角做了翘起处理,殿前设置月台,同时月台的前、左、右侧都配置有踏跺,其周圈环绕着寻杖栏杆,此外建筑屋顶及栏杆均采用沥粉进行贴金处理,彰显建筑的奢华壮丽,壁画对建筑的描绘充分反应了绘制时期的建筑风格。画面人物场景非常的写实,我们的主人公和他的夫人端坐在奢阔的殿堂里,穿着华丽的汉服,仪表尊贵,贴身两侧恭立仆人,座前放置一案桌,桌子上放置果盘,桌旁二年轻女子手托果盘侍立,室外廊内分别有两位男侍从执扇而立。在前方月台上,二位舞姬在翩翩起舞,四周还有乐队倾情弹奏,一派奢靡安逸之风。在左边的踏跺下,有两位女侍欲上台阶进献果饯。同时在建筑后又闪出一位女侍同样进献果饯,整个画面甚为生动精巧。
▲
(宫廷纳妃)
五欲娱乐——太子的父亲得知太子要出家,并得正果成佛,不忍儿子离开,因此进一步增加了太子的五欲之具,使得太子产生爱恋之心,以此来割断他的出家念想。
▲
(五欲娱乐)
梵王得梦——在典型的中式重檐建筑里,净饭王坐在桌前,右手托腮双目紧闭,脑袋低垂,建筑屋顶上端飘出一缕轻烟,显然太子的父亲已进入了梦乡。由于是作瓶天子令太子发出家之心,为了说服其父亲,故将七种梦相植入净饭王梦境之中,堪称古时的盗梦空间。经解梦人说,第一梦相为太子出家相、第二梦相为正果相、第三梦相为得四无畏相、第四梦相为成佛像、第五梦相为转法轮相、第六梦相为三十七品法宝相、第七梦相为外道六师苦恼相化人为王。
▲
(梵王得梦)
路遇老人——在高耸的城门之上,立着一座木构蝶楼,从屋顶形制来看属典型的明代单檐歇山顶,屋顶铺设绿色瓦片,搭配黄琉璃剪边。我们的太子身骑白色骏马,出门玩耍,路遇驼背老人(作瓶天子所变),太子看其衣冠不整,孱弱不堪,跪求施舍,真是凄惨无比。这一场景深深的触动了太子,让懵懂的太子明白,一个人无论出生有多高贵,但总会老去,面容、身形这一切都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衰竭。于是下令回宫,研究如何才能避免衰老。
▲
(路遇老人)
道见病卧——这天,太子骑马从南门出行,重甲官兵整装列队护送出城,场面十分威武庄严。这时,作瓶天子又化身成一位病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太子第一次知道了这就是重病的样子,重病让人甚是痛苦,只能毫无希望的等待死神的降临,于是又深受触动,下令回宫,继续思考人生。
▲
(道见病卧)
得遇沙门——这天,太子又计划去园林游玩,他的父亲得知太子之前出三门遇老、病、死三种人生惨状,于是告知儿子这次要从北门出,避开之前的场景。这时作瓶天子又又登场了,他化身为一个出家人,身披袈裟,手执锡杖,缓步前行,看其面容端庄,威仪整肃。太子被此人的气质折服,于是上前作礼询问,出家有什么好处,可以给凡人带来什么?师傅回答道:“在家生老病死,一切无常。出家后可修习圣道,调伏诸根,起大慈悲,心行平等,护念众生,不染世间,永得解脱。”太子聆听训言后,深受振动,欢喜不已,自己苦苦思索的人生要义这时有了解答,于是决定修学此道,即令随从登驾回宫。
▲
(得遇沙门)
东墙南段(对应编号3)的故事序列从北向南主要是——“夜半出城”、“劝请回宫”、“送回金冠”、“金刀落发”、“禀(车)匿还宫”、“远饷资粮”、“六年苦行”。主要刻画太子在出家过程中的艰辛历程。
夜半出城——太子在四个城门处所受的触动深深影响了他,终于他下定决心要出家。但是太子转念一想,如果不把这个事情告诉他的父王,这就是不孝,但是告诉父王,他的父王又肯定不会同意。因此王子想了个办法,他来到父王的宫殿,跪地合掌,向父亲提出了四个愿望,如果都能实现,他就放弃出家的念想。四个愿望分别是:长生不老、永为少壮、一生无病和永远不死。这四个愿望身为凡人的净饭王显然没有办法实现,他明白这是孩儿铁了心要出家。净饭王甚是为难,紧急召见亲族大臣,商议对策。最终商议的结果是对太子进行软禁,限制人身自由,让他断了出家的念头。同时,净饭王又建造奢靡的宫殿和增设娱乐项目来麻痹太子,但是这些俗世之物丝毫没有改变他的意念。终于王子在一个深夜决定骑马出走,幸得净居诸天显神威,他令看守得军士、彩女昏睡,因此王子在无人觉察的情况下悄然出城。
▲
(夜半出城)
劝请回宫——太子出走之后,净饭王特别难过,因此整个皇宫再没有昔日的热闹,变得凄凉寂静。净饭王派人出城寻找太子,同时希望通过深厚的亲情和让位王权来打动我们的太子,但是太子心意已决,无论如何都必须出家,没办法最后只留下桥陈如等五人守护王子。
▲
(劝请回宫)
送回金冠、金刀落发——描绘太子出家的决心无法撼动,他让人把金冠送回皇宫,并用金刀落发,以示决心,让自己完全成了一个僧人的形象。同时太子发下大愿,了却尘世所有纠葛,从此一心求道。
▲
(送回金冠)
▲
(金刀落发)
禀(车)匿还宫——车匿(马夫随从)陪着太子一路从王国走到了山林后,太子告诉车匿,随身的金冠与宝衣已经没有什么用途了,命车匿交还于父王。同时回宫告诉他的父王、妻子、彩女、童子等人,这样的行为是为了普度众生,成等正觉。众人听说太子的近况后,无比悲伤,放声痛哭。
▲
(禀(车)匿还宫)
远饷资粮——太子来到了怪石林立的深山中,拜会了很多仙人,以求大道但是均无得法。于是他便在一个遍布藤蔓山洞口,盘坐苦修。每天只吃简单的粗食,这样一天天消瘦下来,净饭王知道后特别的担心,急派五百车粮、物,场面浩大,由车匿送至太子,但是太子拒不接受。
▲
(远饷资粮)
六年苦行——经过漫长的六年苦修,我们的太子身体已经极度消瘦,但是始终毫无得法。墙壁中每个画面都有一到三人不等,以窟龛为主的画题内容通过上、下、左、右移动变换,反映了六年苦行的过程。
▲
(六年苦行)
从上面所展示的壁画风格来看,其工笔属重彩人物画,希望通过色彩和线条的搭配来突显艺术效果。在壁画制作上,现存摩尼殿壁画继承了唐宋以来的传统手法:即先用淡墨起稿,勾出大致形象轮廓,然后在此基础上添加色彩,就是“墨线成型,色彩成韵”。墨线的中锋运笔,多处是使用高古游丝描,同时搭配使用铁线描,整体线条流畅,笔触严谨;用单线刻画人物面庞,使之圆润生动,服饰线条用笔遒劲,衣裙飘逸洒脱,颇有“吴带当风”之感;壁画着色方面,以红、绿、赭、白为基调色,颜料选用传统矿物质,着色艳丽,冷暖搭配适宜;人物衣裙、飘带、头光、背光、建筑墙体与木结构这些部分,主要用红色和青绿色,云彩主要用白色和绿色;此外画匠还采用了沥粉贴金和晕染的处理手法,以此来实现雍容华贵的艺术效果,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恢弘场景。